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防教育基地素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國防教育基地素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對李克農(nóng)故居的評價?
1 李克農(nóng)故居是一個非常珍貴和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2 李克農(nóng)故居有著悠久的歷史,反映了逝去的歲月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作為一位著名的軍事將領和政治家,他的故居也體現(xiàn)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神。
3 李克農(nóng)故居應該得到更多的保護和傳承,以便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這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也可以促進文化交流和傳承。
李克農(nóng)故居先后被授予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故居內(nèi)的一草一木、一屋一舍、一紙一筆,都向人們傳遞著對黨忠誠、能謀善戰(zhàn)、愛國愛民的共產(chǎn)黨人的崇高風范。
值得稱贊的文化遺產(chǎn)。
因為李克農(nóng)同志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一位杰出黨和軍事領袖,他的故居是以及陳列著他的生平事跡和被用于工作辦公的書房等歷史文物,是深入了解他的一生和歷史背景的重要場所。
此外,李克農(nóng)故居還有一些比較罕見的古建筑和庭院,為考古學、建筑學、園林學等不同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而且,它還作為一處革命遺址,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和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
因此,李克農(nóng)故居是一處值得珍視、推崇和保護的文化財富。
中國歷代青年人強國奮斗的事例有哪些?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fā)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制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wèi)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由于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yè)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為國家復興而奮斗的人物故事?
1、錢學森,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于回到祖國懷抱;
2、吉鴻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yè)”,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
3、華羅庚,大數(shù)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后,從生活待遇優(yōu)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jīng)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shù)學家,并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這個就很多了,近現(xiàn)代的有錢學森,李四光,王進喜,錢三強等等??姑涝瘯r期的黃繼光,邱少云,楊根思。兩彈元勛鄧稼先,現(xiàn)在的就有袁隆平,屠呦呦。文化領域,體育領域,經(jīng)濟領域,涌現(xiàn)了無數(shù)的中華兒女,為了偉大的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偉大的一代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為中華崛起拋頭顱,灑熱血。我們都應該牢記。
保持初心戰(zhàn)勝誘惑古代小故事?
1. 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fā)做出了重要貢獻。
2. 1924年出生于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后,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后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聯(lián)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yè)當年,他就毅然回國。
3.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fā)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制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wèi)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防教育基地素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防教育基地素材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zhuǎn)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bsscn.com/post/1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