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歐美新教育思想,以及歐美教育思想的發(fā)展有什么重要意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綜述20世紀上半葉歐美新傳統(tǒng)教育流派的教育主張及其影響。
1、【答案】:20世紀30年代歐美新傳統(tǒng)教育思潮主要包括要素主義教育思潮、永恒主義教育思潮以及新托馬斯主義教育思潮。
2、新教育思潮促使人們對西方教育傳統(tǒng)進行全面反思,推動了人們對教育現(xiàn)象的重新認識。新教育家們創(chuàng)辦的一系列新學校為現(xiàn)代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
3、主張恢復傳統(tǒng)教育的理念與做法,樹立教師的權威作用,恢復學科性課程的地位,整頓學校的紀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4、文化教育學作為科學主義的實驗教育學和理性主義的赫爾巴特式教育學的對立面而存在與發(fā)展,深刻地影響著德國乃至世界 20 世紀的教育學發(fā)展。
5、世紀的五大教育流派 實驗教育學 實驗教育學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美一些國家興起的用自然科學的實驗法研究兒童發(fā)展及其與教育的關系的理論。其代表人物是德國教育學家梅伊曼和拉伊。
蒙臺梭利的兒童發(fā)展觀與教育思想的主要特點是什么?體現(xiàn)出新教育的哪些...
1、主張教育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鼓勵兒童自由、自主地活動。新教育運動的教育綱領是“生活教育”、“尊重個性”和“自發(fā)學習”。
2、不教的原則。六歲以前的幼兒是逐漸建構認知、辨別能力并以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不適合說教的教育。蒙氏從日訓著手,并配合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豐富的教具及教學材料,讓兒童自發(fā)、主動的學習,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以兒童為中心: 以兒童為中心是指在尊重環(huán)境、他人和事物的前提下,兒童擁有自我選擇的權力。把兒童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看待,鼓勵他們自主和獨立的活動。
4、蒙臺梭利教育法主要有:以兒童為中心;把握兒童的敏感期;教師扮演導師的角色;完全人格的培養(yǎng);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混齡教育;豐富的教材與教具;屏除單一獎懲制度的特點。
5、蒙臺梭利教育是一種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強調兒童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培養(yǎng)完全人格。本文將介紹蒙臺梭利教育的十大特點,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該教育。
新教育思潮的主要主張
(1)新教育運動的綱領是“生活教育”、“尊重個性”和“自發(fā)學習”。
主張恢復古代希臘的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多方面教育,培養(yǎng)和諧發(fā)展的人。
存在主義 代表人物:薩特、奈勒 產生背景:存在主義最早作為一種哲學思潮存在,后面被引入到 教育學中。
(2)永恒主義教育思潮 在現(xiàn)代歐美教育思潮中,永恒主義教育是提倡復古的一種教育思想。它形成于20世紀3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赫欽斯和阿德勒、英國教育家利文斯通、法國教育家阿蘭等。
關于歐美新教育思想和歐美教育思想的發(fā)展有什么重要意義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