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思想家夸美紐斯的思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教育思想家夸美紐斯的思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闡述并評價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紐斯受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對人具有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充滿信心,主張通過教育使人獲得和諧發(fā)展,希望通過教育改良社會,實現(xiàn)教派和民族的平等。
泛智主義是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謂“泛智主義”是指所有人都可以通過教育獲得廣泛而全面的知識,從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發(fā)展。他主張廣博知識,掌握學科知識的精髓;強調(diào)你所學的應該對你的實際生活有用。重視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也重視各種語言的學習;注重學生行動能力的培養(yǎng)。
美紐斯非常重視道德教育,把培養(yǎng)德行看作是學校的主要任務之一。在他看來。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在道德教育內(nèi)容方面,他采用了古希臘智者們的術語——智慧、勇敢、節(jié)制、公正,作為自己的道德教育內(nèi)容。并把這四種品德稱為主要的和基本的德行。此外,他還在德育內(nèi)容中納入了一個嶄新的觀念——勞動教育。
夸美紐斯的兒童教育思想可歸納為?
夸美紐斯認為兒童到成人的發(fā)展分為嬰兒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4個階段,每一個發(fā)展階段都有專門的教育任務。其中他認為從出生到6歲,為嬰幼兒期,兒童應在母育學校接受家庭教育。他在歷史上第一次把學前教育納入其充滿民主色彩的單軌學制。
夸美紐斯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是夸美紐斯整個教育思想體系的根本性指導原則??涿兰~斯在尖銳地批評了中世紀舊學校的種種弊端:“學校變成了兒童的恐怖場所,變成了他們才智的屠宰場”后,提出了教育要適應自然的原則。
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教育必須要適應大自然的發(fā)展原則。他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活動是有秩序的,教育活動也是有秩序的,這個秩序是可以從自然界的活動中觀察和感悟到的,自然活動的秩序也是教育活動所必須遵守的。
二是指教育要適應兒童自然本性的發(fā)展。在夸美紐斯看來,人作為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人的發(fā)展也是具有一定秩序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fā)展過程,對人的教育也必須不能超越這個順序或秩序,違背了兒童的天性和年齡特征,就不可能教育好兒童。
種子論的教育思想家是?
提出種子論的,是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阿那克薩哥拉并不是教育思想家。
他主張同類的部分是存在物的本原。所謂的同類部分即種子。
阿那克薩哥拉認為:種子有各種不同的性質(zhì),數(shù)目無限多,體積無限小,是構(gòu)成世界萬物的最初元素;
種子具有各種形式、顏色和氣味,它們的結(jié)合構(gòu)成了世界上千差萬別的事物,頭發(fā)是由頭發(fā)的種子、血是由血的種子、金子是由金子的種子構(gòu)成的。
在世界伊始,這些所有的種子都是混合在一起的一個巨大的混沌物。
夸美紐斯受人本主義思想的深刻影響,提出了“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他在《大教學論》中申明了自己對人的認識,他認為人是上帝完善創(chuàng)造物,是上帝的愛物和形象,他說“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為:理性的動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和愛物”。
他認為萬物都是人為存在的,人有無限潛能,吧人比作小宇宙,因此提出很著名的種子論
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論述題?
(1)“泛愛”主義的教育主張
夸美紐斯認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他提出“一切城鎮(zhèn)鄉(xiāng)村的男女兒童,不論其貧富貴賤,都應該進學校”,這就是其泛愛主義的教育主張,這也構(gòu)成了其普及教育論的基礎。
(2)幼兒教育思想
①夸美紐斯依據(jù)兒童的年齡特征,設計了一個理想的四級學制。第一級是嬰幼兒期(0~6歲),兒童在“母親的膝前”即母育學校接受教育?!赌赣龑W校》是歷史上第一部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集中體現(xiàn)了夸美紐斯的學前教育思想。他認為,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成為一所學校,孩子的母親便是主要教師。
②他還編寫了《世界圖解》指導兒童學習,這是歷史上第一部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的看圖識字課本??涿兰~斯對教育的貢獻是巨大的,他的幼兒教育主張對于西方幼兒教育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思想家夸美紐斯的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思想家夸美紐斯的思想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zhuǎn)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quán)利。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bsscn.com/post/2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