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guān)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guān)于幼兒教育最早的地方是哪里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guān)介紹幼兒教育最早的地方是哪里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哪些地方的九年義務教育是“五四制”的?。?/h3>
九年義務教育是“五四制”的有:黑龍江哈爾濱市區(qū)內(nèi)(非下屬縣城),黑龍江大慶,山東威海,山東濟寧,山東煙臺,山東新泰,遼寧遼陽,遼寧盤錦。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tǒng)一運用公共資源保障所有適齡兒童接受的教育。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是強制、普遍與免費。凡是適齡兒童都應強制接受教育的義務,并且教育對象沒有階級或是出身的限制,此外還必須是免納學費的。
擴展資料
義務教育起源于德國。宗教領(lǐng)袖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義務教育概念的人。改革勝利后,為使人們都有學習《圣經(jīng)》的能力,路德頒布了義務教育法。1619年,德國魏瑪公國公布的學校法令規(guī)定:父母應送其6~12歲的子女入學,這是最早的義務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國基本完善了義務教育法規(guī)。
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教育家?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于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鬃尤ナ篮?,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jīng)典《論語》??鬃釉诠糯蛔鸱顬椤疤炜v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義務教育最早起源于哪個國家?
義務教育可是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fā)明,其重要程度不亞于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次重大歷史事件。義務教育起源于16世紀的德國,經(jīng)過了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和演變,成為了當今天世界上少年兒童教育最廣泛的形式,為各國的發(fā)展都提供了源源不斷地人才資源。義務教育的發(fā)展主要經(jīng)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一.馬丁路德提出義務教育的概念。
16世紀的德國,發(fā)生了一件震動世界的大事,那就是宗教改革。改革的起因在于天主教
的腐敗,導致教會內(nèi)部發(fā)生了分裂。馬丁路德就是宗教改革的主要領(lǐng)袖。改革的一條措施就是馬丁路德將基督教的經(jīng)典《圣經(jīng)》由拉丁文翻譯成了德文。在宗教改革之前,《圣經(jīng)》只有拉丁文的版本,只有天主教會的教士們才能看懂,于是他們通過對《圣經(jīng)》內(nèi)容的解釋權(quán),也就壟斷對文化的解釋權(quán),以此為武器向老百姓收取各種好處,以至于造成了天主教會的極端腐敗。
馬丁 路德
就在這個時候,德意志北部一個邦國的牧師馬丁路德站了出來,為人民大眾發(fā)聲,反對
都會對文化的壟斷,提倡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去閱讀《圣經(jīng)》,自己去理解,從而不再受教會的控制。于是馬丁路德將《圣經(jīng)》由拉丁文翻譯成德文,在德意志邦國內(nèi)廣泛推廣,讓普通大眾都能自己去閱讀圣經(jīng)。這種學習《圣經(jīng)》由個別精英到大眾的推廣過程,就是義務教育的雛形。馬丁路德也是第一個提出義務教育概念的人。
到了1619年,德意志的一個邦國叫魏瑪公國,首先實行了義務教育,規(guī)定凡是年滿6到12歲的少年和兒童都必須接受教育,父母有義務送孩子上學。這是歷史上首先個建立體制化義務教育的國家。當然了,那個時候的義務教育時間很短,只有3到6個月。
二.普魯士的義務教育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幼兒教育最早的地方是哪里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guān)于幼兒教育最早的地方是哪里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zhuǎn)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guān)文章,保證您的權(quán)利。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bsscn.com/post/4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