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特殊教育學肢體障礙的類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特殊教育學肢體障礙的類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肢體殘疾鑒定標準包括什么?
一、肢體殘疾的定義 指人的四肢殘缺或四肢、軀體麻痹、畸形,導致人體運動系統(tǒng)不同程度的功能 喪失或功能障礙。
肢體殘疾包括:
(一)上肢或下肢因外傷、病變而截除或先天性殘缺;
(二)上肢或下肢因外傷 、病變或發(fā)育異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礙;
(三)脊椎因外傷、病變或發(fā)育異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礙;
(四)中樞、周圍神經因外傷、病變或發(fā)育異常造成軀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礙。
肢體殘疾包括:
1、腦癱:四肢癱、三肢癱、二肢癱、單肢癱。
2、偏癱
3、脊髓疾病及損傷:四肢癱、截癱。
4、小兒麻痹后遺癥。
5、后天性截肢。
6、先天性缺肢、短肢、肢體畸形、侏儒癥。
7、兩下肢不等長。
8、脊柱畸形:駝背、側彎、強直。
9、嚴重骨、關節(jié)、肌肉疾病和損傷。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印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的通知(2017年5月27日)本文件的附件3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評定表”。其中具體列出了各殘疾類別和殘疾等級等內容。下面為肢體殘疾部分的截圖。按你所述情況,似應屬肢體殘疾四級。當然這還需要“縣級殘聯按照省級衛(wèi)生計生委和殘聯指定的醫(yī)院或專業(yè)機構作出的殘疾類別和殘疾等級評定結論”。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評定表”中評定標準的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26341-2010 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
肢體殘疾標準是什么?
肢體殘疾分級標準是評定人體運動系統(tǒng)殘疾數量、部位高低和功能障礙程度的準則。1987 年 4 月中國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標準之一。
分為:
(1)一級肢體殘疾:
1. 四肢癱;下肢截癱,雙髖關節(jié)無自主活動能力;偏癱,單側肢體功能全部喪失。
2.四肢在不同部位截肢或先天性缺肢;單全臂(或全腿)和雙小腿(或前臂)截肢或缺肢;雙上臂和單大腿(或小腿)截肢或缺肢;雙全臂(或雙全腿)截肢或缺肢。
3.雙上肢功能極重障礙;三肢功能重度障礙。
(2)二級肢體殘疾:
1.偏癱或雙下肢截癱,殘肢僅保留少許功能。
三類殘疾兒童指的是哪三類?
三類殘疾兒童指智殘、體殘、肢殘。智殘人士是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不能反映自己的意見,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屬于弱勢當中的弱勢。
體殘指除四肢以外身體軀干部位缺損傷殘的殘疾人。肢殘肢體殘疾的簡稱。區(qū)別于大腦思維缺陷和心理殘疾,一般來說肢殘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如車禍、工傷、骨髓骨質病變造成的截肢等。
三類殘疾兒童通常是指以下三個主要的殘疾類別:
1. 體殘:指身體方面的殘疾,包括肢體缺失、運動障礙、肢體畸形等。這些殘疾可能是由先天缺陷、事故、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2. 智力殘疾:指智力方面的殘疾,包括智力發(fā)育遲緩、智商低下、學習障礙等。這些殘疾可能由基因遺傳、生理因素或環(huán)境因素引起。
3. 感官殘疾:指感官方面的殘疾,包括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言語障礙等。這些殘疾可能由眼睛、耳朵或言語系統(tǒng)的功能問題引起。
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種一般的分類,具體的殘疾類型和范圍可能會因國家、地區(qū)和醫(yī)學定義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此外,有些殘疾兒童可能同時存在多個殘疾類型。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特殊教育學肢體障礙的類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特殊教育學肢體障礙的類型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