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癸卯學制教育思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癸卯學制教育思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癸卯學制的內容意義?
癸卯學制主要內容:
縱向上:
1. 三段七級:整個學制分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段,共七級,包括蒙養(yǎng)院、初等小學堂、高等小學堂、中學堂、高等學堂、大學堂、通儒院。
2. 年限規(guī)定:規(guī)定了各級各類學堂的修業(yè)年限。
橫向上:除普通教育外,還有師范教育和實業(yè)教育兩個系統(tǒng)。
癸卯學制的意義:
什么是癸卯學制?
癸卯學制是中國近代第一個正式施行的學制。該學制規(guī)定學堂的立學宗旨是“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文學為基,俾學生心木壹歸于純正,而后以可上學瀹其知識,練其藝能,務期他日成才,各適實用”。還規(guī)定了各級各類學堂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丶修業(yè)年限以相互街接和關系
壬子癸丑學制,1912-1913年間民國政府制定公布的學校系統(tǒng)。這兩年舊歷分別稱壬子年、癸丑年,故稱。設普通教育、師范教育、實業(yè)教育3個系統(tǒng)。其中普通教育分3段4級;初等教育7年,初小4年,男女同校;高小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4年,男女分校。高等教育6年~7年,大學預科3年,本科3年~4年;專門學校預科1年,本科3年(醫(yī)科 4 年)。學前兒童入蒙養(yǎng)院。大學畢業(yè)后可入大學院,肄業(yè)期限不定。兒童7歲入學至大學畢業(yè),共18 學年。
癸卯學制:
中國近代由國家頒布的第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實行推行的系統(tǒng)學制。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頒布。因制定頒布于舊歷癸卯年,故又稱“癸卯學制”。
學制簡介
中國近代第一個正式施行的學制。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管學大臣張百熙曾擬訂《欽定學堂章程》即壬寅學制,未及實行。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 7月清政府命張百熙、榮慶、張之洞以日本學制為藍本,重新擬訂學堂章程,于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1月公布,即《奏定學堂章程》,是年為舊歷癸卯年故稱癸卯學制。
壬寅癸卯學制的性質和特點?
是我國教育史上正式頒布但未實行的第一個學制。
第一,注重國民教育。第二,注重實業(yè)教育。第三,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思想依舊存在。第四,保留著科舉制度的痕跡,規(guī)定高等小學、中學、師范、高等學堂和大學堂畢業(yè)生,分別給以附生、貢生、舉人、進士等稱號,同時,對于科舉出身的人,也可以分別送入高等小學、中學、高等學堂和仕學館,名義上是溝通學校與科舉,實則科舉還影響著學校。
癸卯學制的指導方針?
擬訂這個學制的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并且,大部分借鑒了日本教育體制的思想。
在課程設置上,特別注重讀經,具有濃厚的封建性。中小學均把修身列為課程之首,并特設讀經講經課。但各類學堂的培養(yǎng)目標和人才規(guī)格有所分化,突破了傳統(tǒng)教育培養(yǎng)官僚精英的單一目標。
《奏定學堂章程》對蒙養(yǎng)院的規(guī)定,是中國幼兒教育制度正式建立之始。小學堂、中學堂均分官立、公立、私立三種,在教學內容上也打破了儒家經典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以中學堂為例,其學習科目包括: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字、外國語(日語、英語或德語、法語、俄語)、歷史、地理、算學、博物、物理及化學、法制及理財、圖畫、體操等12門,每周上課36點鐘,讀經講經為每周9點鐘。
“癸卯學制”單獨建立了師范教育體系,分為初級師范學堂和優(yōu)級師范學堂兩級,并規(guī)定師范生不交納學費,從而吸引了許多貧寒家庭的子弟入學。
此外,還建立了實業(yè)教育系統(tǒng)。實業(yè)學堂分為實業(yè)教員講習所、農業(yè)學堂、工業(yè)學堂、商業(yè)學堂、商船學堂五類它排除了對女子的教育,是一個單純男性教育的學制,學制年限也較長。
但它畢竟是中國廢除 科舉制度后第一個正式頒布施行的新式學制,對 舊中國學校教育制度在組織形式上影響是較大的。癸卯學制自1904年開始逐步實行,至1911年 辛亥革命以后廢止。它從1903年公布起,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滅為止。對舊中國的學校制度影響很大,以后學校制度的建立,實際上是這個學制演變而來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癸卯學制教育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癸卯學制教育思想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